“雪中送炭顯真情,排憂解難暖人心,越是關鍵時刻,越能感受到好物業的重要性。”
近日,昆山山水江南一位業主激動地對項目經理朱影紅和樓管徐冬梅表達感謝。
因為工作原因,這位業主經常出差,無法好好照顧家中老人孩子。項目經理朱影紅了解情況后,安排樓管徐冬梅對其進行特殊幫扶,接送孩子、買菜做飯、陪伴聊天……在業主出差期間,為這家人解決了大大小小的問題。
疫情期間,徐冬梅更是事無巨細,開通綠色通道,為一家老小提供幫助。業主一直感激在心,特意送來一面寫有“物業好管家 業主貼心人”的錦旗表示感謝。
昆山分公司打造“紅管先鋒”服務隊,夯實黨支部在物業服務中的“紅色引擎”作用,主動當好小區的“守護者”、業主的“服務員”,搭建物業與社區、業主間的溝通橋梁,融合多方力量,共同打造互助、有愛、溫暖的大家庭。
昆山水岸世家樓管在一次巡查時發現樓里的留守老人沒有像往常一樣出門遛彎兒,敲門無人應答、電話無人接聽,樓管報警后,當警察打開業主家門時,發現老人已暈倒在家。由于發現及時,老人順利脫險。
為服務好小區里的老年人,昆山分公司發動社區黨員群眾組建了“敲門阿姨”志愿者團隊,15名熱心女業主成為首批志愿者,與117名留守老人結對幫扶。
有一次,留守老人張阿姨家里灶具壞了無法做飯,“敲門阿姨”志愿者團隊隊長李鳳杰知道后,先是邀請張阿姨到自己家吃餃子,同時幫她聯系物業維修人員上門檢修灶具。張阿姨喜笑顏開,直夸李鳳杰善解人意,是個熱心腸。
昆山分公司將“敲門阿姨”作為“紅管先鋒”重要服務內容,支部4名黨員分工明確,職責清晰。客服主管彭啟鳳定期打電話給留守老人詢問近況,并通過微信告知老人的子女,讓他們能夠在外安心工作;客服商美麗主動當起“家政服務員”,幫助年老體弱的老人打掃衛生、清理垃圾,為老人創造干凈、整潔的生活環境;維修工孫成浩被大家親切稱為孫叔,定期為留守老人上門檢修水電設施,疏通下水道、修繕門窗等。
在黨員的帶領下,更多同事和熱心業主參與到“敲門阿姨”的隊伍中。把服務做實、關愛落細,“敲門阿姨”用一顆顆“紅心”點亮了留守老人孤獨的內心。
02.
你的力量 我的力量
匯聚起美好家園共建的團結力量
對于非機動車亂停亂放的治理,是物業服務的難點、居民生活的痛點。對此,昆山分公司邀請了社區、業主在“紅色議事廳”召開三方聯席會議,從現場查看到方案研討,從可行性論證到車棚供應商選擇,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終于完成了非機動車棚的安裝,解決了困擾居民的非機動車停放和充電難題,也為小區的安全提供了保障。
昆山分公司將物業服務中心打造成“紅色驛站”,設立“凡星共享空間”,組建紅色議事廳,采取建議提一提、現場看一看、問題議一議,法規查一查、決議通一通、結果亮一亮的“六個一”工作方法,以居委會、物業和黨員為主力軍共同參與小區治理,實現“接訴即辦、未訴先辦”,打造小事不出網格、大事不出社區、難事不出街道的服務閉環,讓居民感受到紅色溫暖。
2月19日,昆山水岸世家接到小區核酸檢測通知,時間緊、任務重,黨員姚明第一時間帶領物業保潔員、安全員沖向采樣點,搬桌子擺椅子、張貼分流提示、分配物資等。每一項工作他都帶頭干,連續奮戰15個小時,直到晚上10點才下班。第二天凌晨5點,姚明又第一時間到小區,開展3棟樓500多戶居民的通知工作。自2月19日實施管控以來,姚明連續奮戰在一線已有一月有余。
昆山分公司通過實施“一位書記、三張清單、五項關愛”,由支部書記親自掛帥,組建疫情“鑫檢測”行動支部,發揮物業紅管家“小區熟、人員親”的優勢,協助社區完善小區核酸檢測人員底數、志愿服務和物資保障3張清單,對老年人、兒童、孕婦、行動不便者、殘疾人士等5類人員開通綠色通道,全面保障昆山水岸世家73棟樓近7000名居民累計8次核酸檢測成功完成。
昆山分公司堅持黨建引領,推動紅色物業,創新服務載體,打造出了以“敲門阿姨”為特色的社區老齡群體關愛服務、以“紅色議事廳”為平臺的紅色樓宇聯合服務機制和以“紅管先鋒”為主力的疫情防控模式,獲得了業主的一致認可,搭建起了社區、物業、業主和諧共建美好家園的溫馨氛圍。
鑫苑服務昆山分公司紅色物業服務受到了蘇州市委組織部、昆山市委組織部、昆山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昆山日報、昆山電視臺等多次報道。
黨建引領強服務,紅色物業筑美好,鑫苑服務創新開展“鑫火6+1”紅色物業服務,以“一種紅色氛圍營造、一座紅色便民驛站、一項紅色溫暖工程、一套紅色鑫服務、一支紅色志愿隊伍、一個紅色社區講堂”為載體,將紅色物業服務融入綜合服務升級,踐行為人民謀幸福的初心,通過多元主體共同參與社會基層治理,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紅色物業服務局面,共創美好家園。